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123章

作者:爱开小差

【恭喜你解锁皮肤——取义成仁陆成安。】

【过来的几个藩军走了过来,看着你尚存一丝气息,抬起长枪戳在了你的身上。】

【你的意识逐渐模糊。】

“我知道了。”陆成安恍然道:“【改土归流】削的固然是土司,但也敲山震虎了,归根结底,土司和各地藩王是一样的,我的【改土归流】中是结合了推恩之法。”

“土司被朝廷彻底瓦解,这些藩王当然也是怕了,岳父这次又南巡,极有可能是惊扰到了这些藩王敏感的神经。”

“这里的藩王环境跟大明朝那些已经被砍得不像话的藩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而大明即便是那种情况下,宁王朱宸濠都能造反起事,形成了规模极大的造反格局,牵扯甚远。”

“这里的藩王,是具备明初时各地藩镇强大的权力。”

“我献出【改土归流】之策,其中的有些概念,只怕是打草惊蛇了,让藩王起了反心。”

“父皇这次恰好南巡微服私访,给了机会。”

“藩王起事,打到京城实在是太难了,可是父皇命陨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地藩王怎么可能会对后来继位又年纪轻轻的皇嗣心服口服,如此一来,各地作乱的藩王成形之后,光凭一个中央的大晟朝是绝无掌控全局的能力。”

想到这里。

模拟的画面继续。

【正英十年七月,正英帝在江西省的行宫遭遇大火,正英帝因而下落不明,同时魏王于江西南昌宣布造反起事。】

【魏王起事后,她杀死了江西巡抚许淳、江西按察副使吴士达,立门客幕僚郭策为丞相,以邓华为兵部尚书,发檄各地,指斥朝廷官僚腐败,攻略九江、大破南康、兵出江西、抢占安庆。】

【正英十年八月,晋王以快如闪电般的手段取得京城的兵权,软禁了京城内的诸多亲王宗室,发动东华门政变,趁着群臣议事之际,奉下落不明的正英帝为太上皇,以苏为英作为唯一的皇孙,沿用祖训和礼法,认为晋王一脉应继承大统。】

【“朕...要让江西之地的叛军血流成河。”】

【平静而冷酷的声音在朝会的殿中回荡。】

“本王都不愿杀的陆成安。”

“他们就这样,说杀就杀了?”

晋王此时此刻的愤怒。

仅仅用语言,都难以形容。

就连画面另一边的汉王、宁王包括秦王都开始心中发憷了。

她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生气,如此失态的晋王,一般而言,是喜是忧,晋王的脸上随时都看出来,而现在模拟中的晋王,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生人莫近的冷漠。

“成安死了。”

“再也没有人能在我行动结束后,给我煲汤喝了。”

晋王心里默默散发着酸楚。

“好气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今晚睡不着觉了。”

晋王在床上直接翻了一个滚。

【托管——目标:倾家荡产剿灭魏王,王朝覆灭在所不惜。】

本王操作有时候是不行,但托管的操作一定行!

.....

.....

.....

二合一,字数挺多的,今天更新是没了。

第164章 你惹她干嘛啊?!

【正英十年八月,贵州地区发生叛乱,叛军头目曹东成,为地方土司,对于《改土归流》之策强烈不满,在朝廷连续镇压过后,隐忍不发,在魏王起兵之际,响应魏王的藩王之乱。】

【正英十年九月,在经历动荡的时局,在颠破流离中,正英帝回到京城,蓦然发现朝堂之上,晋王已经加冕称帝。】

【而一入京师,正英帝就被簇拥入宫。】

【国不能一日无君,但国亦不能迎二圣!】

【正英十年十月,晋王奉正英帝为太上皇,大量勋贵集团的支持下,朝堂上,文臣已失去了应有的影响力,正英帝在权衡过后选择退位,入住南宫。】

【你将长子苏为英放在了南宫之中,由父皇照料。】

【正英十年十一月,正英帝的主动退让,你获得了毋庸置疑的正统权,你的登基顺理成章,你定下年号——太初。】

陆成安现在的人物角色是变成了一个灵体。

他第一时间当然是回到了京城。

没想到晋王这次能有那么厉害的反应和表现,利用了自己最重要的优势,首先她是有皇嗣,有儿子,拿这个作为国本支持,顺势拉起勋贵集团的旗帜,而本身吴家就是最大的勋贵之一,大晟朝近半数可以运作的军团,在晋王的号令下,都能立刻群响齐聚。

然后,陆成安看到晋王的人物上标记着大大的三个字——托管中。

君主离线制是吧?

不过,托管的话,的确比正常自己操作要表现的更加稳定,自己亲身操作,很容易情绪化,也就是俗称的上头。

托管,则是根据你的人物面板和数值,进行理性而合理的选项。

陆成安倒是不在意自己这把倒得那么快。

倒是倒了,但这是一件好事。

陆成安借助这次模拟,发现了新的问题。

果然人生是没有一帆风顺的道路,能在群星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凡是能做到一命通关的,那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神。

其实【改土归流】的时候,陆成安就隐隐察觉到了一丝问题,但当时的视角,想的是如何应对土司,没有再往更深一步位置想。

现在想来,还是自己太莽了。

土司,说透了,那就是土人里头世袭土官的权贵,跟藩王没有什么区别,【改土归流】的方针,看似是针对土司,可是里面的手法拿来对付藩王,那也是有用的。

这变相地提醒了陆成安一件事情,【改土归流】这个策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改土归流】这个策卡,用的时机,一定要得往后。

操作界面再怎么像‘游戏’,这里也都是根据现实的情况而进行变化的,固然有着无数变向和未知性的模拟,但大致的大势是很难有所变动的。

【改土归流】过度削弱了地方政权,但偏偏中央朝廷的掌控力不如地方掌控力,致使了这种大势所趋的叛乱出现。

不过,魏王的藩地在江西,这块地方的位置实际上还是很尴尬的,不说地处南方,江西这块地方偏偏还在朝廷的腹地,她的叛乱,若是没有外力牵扯帮助的情况下,她向正英帝动手的行为,其实是很草率的。

因为大晟朝的朝廷,可以从四个方位向叛乱的江西地区发兵。

但陆成安看到了贵州地区的土司跟着造反,大概就清楚了,八成是魏王和土司不知道怎么暗中达成了同盟,一同叛乱。

贵州地区的土司,是可以牵扯住一部分压力的,而且云南地方的土司也很多,若是贵州这些叛乱的土司策反了云南地区的土司,那就会形成连锁反应。

贵州土司和云南土司串通一气,是很有可能割据一方,这块地方,就只能让川蜀地区的官军抵御,而魏王在江西藩地,一路往浙江和安徽那边靠,一旦成势也很不好处理。

陆成安看了一下,这不就是万历时期的【播州之乱】、正德时期的【宸濠之乱】摆一块了。

播州之乱,是一个杨姓的世袭土司叛乱,宸濠之乱,则是藩王作乱,影响在当时的王朝,都是有超强破坏力的。

【播州之乱】更是被放入万历三大征的其中之一,朝廷费了大量的银子才摆平,正德时期的【宸濠之乱】更不用说了,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平叛的人更是末代圣人王守仁。

当然,两者都是地方叛乱,自身有很大的弊端和不足之处,朝廷倾尽全力,解决起来很容易。

这次的难度高在两边是同时叛乱,要一起平叛的话,朝廷不可能分兵讨伐,这是最大的忌讳,必须是先解决一个,再解决另外一个。

不过,土司和藩王,虽然在政权上有类似的地方,但是说到底,也不是一伙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考虑,想让他们做到的共情,理解唇亡齿寒是很难的道理。

现在要的是用速度,最快掐灭这些火光。

早期的叛乱,是最容易扼杀的。

越拖,问题才会越大。

【正英十年十二月,太初帝苏瑾若命使诸地举兵勤王,会齐各地军兵,一时之间福州府、广州府两地的巡抚起兵三万之师,向魏王实控地区展开了攻伐之战。】

【魏王的攻势,随着各地官兵的重重围堵降下步伐,久难攻克庐州。】

【太初元年,整顿军伍的太初帝苏瑾若宣誓御驾亲征,南征魏王,自天京府南征,尽起十万步卒,令朱咏、李师远、郭荣、韩良旭入军从伍,由吕琯亲率其中两万精兵下江南,再由川蜀的吴明亲率三万精锐的镇边军团围扰贵州土司,割裂云贵土司与江西方面的同盟。】

【太初帝亲率从河北勤王的一万骏骑挥师亲征!】

【又从凉州调集三万骑兵随同南下。】

【离开京城之际,太初帝托正英太上皇代管朝政大事。】

【太初元年三月,太初帝于安庆大破魏王之师,失地尽数归还,太初帝下令,凡从魏之士族,尽入贱籍,降魏官员,株连三族,以儆效尤。】

【“今日降贼者,明日亦会降贼,朕不为仁君,故南下只为国除魏藩而平天下!”】

不讲道理。

晋王动手,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讲道理。

像这种一动手,就是往死里干的,其实很少见,为什么政治追杀不可取,就是因为做了这种事情,容易开一个先河,从而导致被针对。

晋王直接针对了魏王和从魏的士族阶级,打的旗号,就是国除魏藩,更要把从魏的士族,他们族群的希望都给抹杀了。

国除,顾名思义,就是废除封国。

也就是说,晋王不仅是要现在的魏王死,更是要剥夺魏王这个封号,让魏王这个一字王,彻底消失。

“你没事,去惹她干嘛啊。”陆成安可以肯定,激怒谁都可以,别想着去激怒晋王。

陆成安的死,直接是激怒了甚至是变相增幅了晋王对帝位的野心。

为什么晋王能那么迅速地打扫中枢朝政,因为她有一个最强有力的支持集团——河北吴姓。

最关键的是,晋王遇到让她愤怒的事情,几乎是不会留什么底牌的,有牌直接打,以最短的时间,拉起了大晟朝全国的军力。

十万步卒,这其中饱含了吕琯亲率的两万精锐步兵,川蜀吴明分出来的三万嫡系镇边军团,河北一万骏骑,还有从凉州调集过来的三万骑兵,这还没算上各地勤王的府卫兵。

没有对外宣称的水分,实打实十七万兵力,真要放史书上写,少说也得吹成五十万的大军亲征。

这下别说汉王和秦王都在暗暗心惊晋王暗中的能量,宁王都被晋王的隐藏战力给震住了。

难怪晋王可以成为造反的大户。

给谁这个底气,谁都敢造反啊。

比起长孙家那个外戚,这个河北吴家才是真正的隐藏大哥!

长孙家能带来的只不过政治资本,河北吴家,有事是真亮刀,不说驻扎边疆,镇边军团的吴明,这河北能整出来一万的骏骑,实在是太夸张了。

凉州能调集出三万的骑兵,是因为凉州的骑兵是特产兵种,而驻扎在凉州地方的军阀,骑兵军团是主体,听从朝廷的吩咐。

凉州地区不是晋王的嫡系,只能说是地方政权听从中央政权的命令,响应了朝廷的号令,出了三万骑兵。

河北的一万骑兵就不一样了。

固然河北这地方也产良马,但是能出一万可以随时调动的骑兵,讲道理,真挺过分的,毕竟吴姓在河北根深蒂固,说白了,就是晋王不称帝,她这边手上都有一个随时能动用的一万人数的嫡系骑兵军团。

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亲王继位,都不可能有晋王那么空前强悍的调集能力,能这样诏令各地的勋贵出工出力。

很有可能就是面子话,响应几句,差不多出点力,东拼西凑个七八万人就往魏王的地方打了。

而且这时候,新登基的女帝,不一定能镇得住其他亲王,这是有可能导致中央内部混乱,还没讨伐南边叛乱的魏王,在窝里面,先自己人打自己人打个头破血流出来。

汉王上位,秦王这边的长孙家是不可能服气的,哪怕藩王和土司,是中央朝廷最大的敌人。

可保不齐长孙明认为‘攘外而先安内’的优先级更高,先把汉王送走,扶秦王上去,再去猛锤藩王和土司。

那魏王和贵州的土司牵扯一下,趁着中央朝廷内乱的情况下,造反成功的概率是真不小。

可惜,他们遇到了一个亲王之中最具实力的爹。

一天生来就含着金钥匙出生,备受恩宠,堪称天生赢家的大爹。

南方藩王的卫队,本身就比北方藩王的卫队要少,因为北方藩王还要镇边,南方藩王是不需要镇边的,最多就是打压地方土司。

何况是魏王这种,在正英帝上位后,从北边的藩镇上被驱逐到南方就藩的藩王,哪怕事先做过规划,积累了力量,至多也就尽起两万之士。

晋王光是自己诏令和调动的兵力之巨,就能达到十七万之众,还别说各地巡抚为了勤王,临时招募的兵力。

所以说,惹谁都可以,是有回旋的余地。

惹晋王,不好意思,她啊,你还真惹不起。

这作乱的魏王完全是给自己挑选了一个最难打的对手。

【太初元年五月,太初帝攻占南昌,而后下令处死魏王苏颐菱,除魏王之藩,平定魏王之乱,调转兵力镇压土司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