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巫女的美利坚战记 第130章

作者:老老王

  不不不,它在明面上是一个提供驱魔服务的保安公司,顶替你们这些不中用又总是迟到的驱魔人!”

  “……啥?让魅魔来当驱魔人?”陈秋涵大吃一惊,“……这么搞也行?”

  “……当然行啦!你想呀,这魅魔小姐姐都上门了,还有哪个鬼魂敢来客户身边捣乱?”

  秋山惠摊了摊手,“……当然,客人要能借机泡到魅魔小姐姐,那也是客人的本事……”

  陈秋涵瞬间秒懂——这不就跟某些特殊社交网站的套路一样么?让姑娘和客人自己谈,以便甩锅?

  但说到底,这终究是一种变相的风俗行业,还是奇幻风格的……

  堂堂硅谷这个世界级的高科技中心,居然把这种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不是格调太低了点?

  对于陈秋涵的上述质疑,秋山惠再次双手一摊,“……小哥,你也太脱离社会了吧?你难道不知道,如今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为了躲避灵气复苏带来的不稳定,都在拼命地往佛罗里达州搬家吗?

  所以,硅谷的产业转移已经不可避免,而上一个经历了类似事情的五大湖工业区,尤其是曾经的世界级汽车城底特律,如今变成了绝望的铁锈带。换成是硅谷的话,在没落之后应该叫什么?玻璃渣带?

  在高科技产业已经注定无以为继的情况下,没落的硅谷如果不想变成玻璃渣带,就只能捞偏门啦……”

第211章、一时搬不走的硅谷

  在并不遥远的过去,美国也曾有过自己的重工业基地,那就是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工业区。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一带因为水运便利、矿产丰富,成为了重工业中心。钢铁、玻璃、化工、伐木、采矿、铁路等行业纷纷兴起。

  匹兹堡、扬斯敦、密尔沃基、代顿、克利夫兰、芝加哥、哈里斯堡、伯利恒、布法罗、辛辛那提等美国工业城市,一度蓬勃兴旺,相当发达。

  尤其是著名的底特律汽车城,那强大的汽车工业和满街的汽车,更是让亲眼目睹的日本海军元帅山本五十六为之惊骇,从此坚定认为凭着日本的可怜实力,贸然跟美国开战无异于自杀(但最终还是作死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地区曾经是美国经济的中心和工业的心脏,二战时期发展到了历史巅峰。

  但是,自从美国的经济结构转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后,五大湖的重工业就迅速走向衰败,大量工厂被废弃,工厂里的机器渐渐布满铁锈,人口纷纷迁移到南方的“阳光地带”或西海岸,因此得名“铁锈带”。

  ——破败的废弃工厂、破产的地方财政和绝望的失业工人,是如今“铁锈带”的经典标签。

  现在,随着时光荏苒,命运轮回,下一个“铁锈带”的降临,似乎轮到了西海岸的硅谷。

  事实上,尽管贴着“尖端”、“先进”和“高科技”的标签,但从十多年前开始,硅谷就已经渐渐有些风光不再了。

  ——原本扎堆崛起于硅谷的各大高科技企业,因为苦于硅谷的地皮狭窄、房价和人工费高涨等问题,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就纷纷从硅谷迁出研发机构和客服部门,只保留作为门面和历史记忆的总部。

  到了如今,因为畏惧于灵气复苏带来的不稳定,各大公司更是加速从这个曾经的高科技摇篮迁出。

  ——眼下的美国西海岸群魔乱舞,不确定风险高得无以复加,光是公司夜夜闹鬼就受不了啦!

  若是再搞出个网络幽灵,或者公司高管变成怪物什么的,那就更让人感到无比挠头了。

  而资本从来都是害怕风险的……所以还是润了吧!跑得越远越好。

  什么?原来的总部?没钱的直接卖掉或者抵押给银行,有钱的改成博物馆呗!

  然后,一旦硅谷没有了苹果、惠普、英特尔、思科这些高科技大公司和无数朝气蓬勃的创业者,那这地方距离变成下一个铁锈带,呃,硅谷的话应该是玻璃渣带,又还有多远呢?

  别看旧金山这些亚裔码农,似乎一个个彬彬有礼、遵纪守法、十分乖巧的模样,那是因为硅谷给了他们勉强踏入中产阶层的优渥收入,虽然远远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但好歹是实现了超市自由,能养家糊口。

  等到他们身处于铁锈带失业工人的那种绝望境地……这些亚裔还会继续当“模范少数民族”吗?

  对此,加利福尼亚州的纽森州长自然是忧心忡忡。

  ——西海岸的天使之城洛杉矶已经成了废墟,好莱坞和圣费尔南多谷的文娱产业全部停摆。

  旧金山的硅谷摇摇欲坠,码农成批失业,高科技公司和投资人疯狂外逃,社会治安日趋崩坏。

  就连太平洋舰队也有放弃加州的圣迭戈军港,把剩余的大型舰艇全部转移到夏威夷和东海岸的计划。

  这样一来,如果加利福尼亚同时失去了洛杉矶的文娱产业,旧金山的高科技和圣迭戈的军事力量……

  那还剩下什么?

  中央谷地正在闹旱灾,被山火烧得赤地千里的歉收农场?上个世纪就早已被挖光了的加州金矿?

  就算是病急乱投医,想搞“无烟工业”,又能搞得过隔壁的拉斯维加斯吗?

  人家拉斯维加斯放下脸面做这一行都已经多少年了,早就形成品牌效应啦!

  想来想去,除了把危机转为机遇,依靠刚出现的超自然力量来续命外,就真的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所以,洛杉矶的迪士尼公司才会跪下来热情地供奉猫神巴斯特,把迪士尼乐园改成猫堡核子乐园。

  旧金山硅谷这边也不惜跟魅魔女王合作,开起了优步魅魔安保公司。同时又跟毒药和疾病女神塔洛娜的选民积极合作,短短几周内鼓捣出上百辆“流动神殿(麻药贩售)”车。

  ——这背后固然是大公司的逐利行为,但同样也不乏地方当局的推动:一切都是为了自救!

  如果不是今年加州实在干旱得厉害,并且气象学家判断接下来几年还会更加干旱缺水,实在不适合继续大面积种植水稻的话,纽森州长原本还想把秋山惠筹建的稻荷神社给留下的。

  但怎奈天公不作美,他也只能把这个机会让给密西西比河流域各州了。

  ※※※※※※※※※※※※※※※※※※※※※※※

  接下来,在让各位刚刚被赐予魅魔血脉的“辉耀修女”,热火朝天地表演了一番桑巴舞之后,随着音乐声的渐渐平息,优步公司的现任CEO达拉·科斯罗萨西,就跟标榜“卖艺(武艺)不卖身”的魅魔女王美坎修特,以及她刚刚赐予血脉的辉耀修女,一起站了上来,宣布“优步魅魔安保公司”的挂牌成立。

  ——没错,优步公司联合这些魅魔们成立的不是优步风俗店,而是一家优步安保公司!

  因为魅魔女王拥有传送术,能给她的“女儿们”开传送门,所以,凡是“优步魅魔安保”APP的注册用户,都可以跟优步打车一样,随时发送地址,申请魅魔陪护&救援服务,按照距离公里数和小时收费。

  嗯,就跟某些店家一样,具体指定某个魅魔的话要收指名费,加钟要续费,包夜有折扣……

  其服务口号就是:“魅魔安保,给您一个舒适而安全的温柔之夜!”

  当然,优步公司只保证把漂亮的魅魔小姐姐送到你的身边,让寻常恶灵鬼魂不敢近你的身,至于能不能让魅魔小姐姐上床或进浴室陪你做一些愉快的事情,那就得由你自己开价,跟魅魔小姐姐去谈了……

  另外,雇佣漂亮魅魔陪夜这么高档的服务,肯定不是随便什么穷鬼烂人都能享受的。

  为了剔除一些没有资质的劣质客户,“优步魅魔安保公司”实行严格的会员制,需要收取数万美元的押金和数千美元的注册费,还有核查是否有犯罪记录,如果有犯罪记录的话,就需要警察局提供担保。

  此外,魅魔安保(陪夜)还有区域限制,只有在一些上流社会的富人社区里,才能随时呼叫魅魔服务。

  假如想要在贫民窟或者荒郊野岭里叫魅魔的话……就得加钱!而且是翻倍的加钱!

  ——反正以魅魔的战斗力,寻常小贼根本不是对手,就算遇到陷阱,至少也能发出求救信号。

  换而言之,就是安全系数至少能赶得上快递员——而这就已经不错了。

  如今这世道越来越乱,股市好像发羊癫疯,华尔街天天有人跳楼,哪里还有能安稳赚大钱的行当?

  总之,“优步魅魔保安公司”这个“一键叫魔”的优步下属子公司,暂时还是个草台班子,服务流程什么的都是急就章,构架很粗糙,有待根据市场反馈,来进一步地磨合与完善。

  而且,因为魅魔女王只熟悉附近的地理环境,能开传送门的范围有限,所以暂时只对旧金山附近的湾区提供服务,时间上也仅限于红月高悬、魔力充盈的夜间,不提供白天的服务,局限性非常之大。

  但优步公司CEO达拉·科斯罗萨西,却是对这项业务的前景和“钱途”信心十足,站在台上说得是唾沫横飞,天花乱坠,脸上也是洋洋得意,红光满面,俨然是一副很快就要去纳斯达克敲钟的模样。

  因为在场有电视媒体实况转播,所以这位优步CEO说得比较含蓄,用了很多象征和比喻的修辞说法,让陈秋涵这个外国人听得颇为疑惑,搞不懂这个差点儿把公司弄破产的扑街仔,究竟哪儿来的那么大信心。

  于是,秋山惠就叫来了自己的经纪人弗莱娅小姐,让这位曾经的洛杉矶市长女助理来指点迷津。

  “……自从【科罗娜】瘟疫爆发以来,全美已经有至少两千万男人失去了在床上获得快乐的能力。

  即使扣掉目前依旧生活在灵气复苏范围之外的东海岸那部分美国人,以及没钱叫魅魔的穷光蛋,至少也有一百多万家资丰厚但下面却不行了的成功男士,属于【优步魅魔安保公司】的潜在客户。

  他们如果想要爽一下的话,要么靠嗑药来伤身——但那终究是幻觉,要么就只能找魅魔服务,依靠魅魔的精神魅惑,重新享受到久违的快乐……就我所知,有钱的阔佬们都肯定乐意为此出大钱的!”

  弗莱娅小姐表情平静、毫不羞涩地解释说,“……而且,这还没算上那些真的是只想驱鬼,对抱着魅魔上床不感兴趣的先生和女士们呢!就我所知,很多阔太太同样也提前订了优步魅魔的驱鬼服务……”

  至此,陈秋涵终于恍然大悟,随即露出了羡慕的表情——谁让“飞面神选”不会开传送门呢?

  所以,就连真正的驱鬼业务,也被“多才多艺”的魅魔们给抢去啦!

  再接下来,又有谷歌、英特尔、甲骨文、雅虎、惠普、苹果等公司的来宾,依次上台发言,对“优步魅魔”的前景表示乐观和祝贺,同时宣布,鉴于加州已经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虽然依旧要把总部搬出硅谷,但在硅谷这边不再大规模关停部门和裁员,之前仓促推出的裁员计划全部暂停云云……

  这个消息一出,网上看直播的码农们都是一片普大喜奔,欢呼雀跃。

  而陈秋涵却是看得有点懵——之前这些公司可是迫不及待地要提桶跑路,怎么现在又不走了?

  难道真是因为看到了“优步魅魔”的榜样?

  可就凭魅魔们的这点业务,能撑得起硅谷那么多家大公司?

  “……其实,并不是它们不想马上关门搬家,而是新家那边还没准备好,一时搬不了!

  如今的美国已经不是过去的美国了,想要把硅谷搬迁到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可不是容易的事儿。”

  秋山惠爆料说,“……如果这些公司是想要搬到德州首府奥斯汀的【硅山】,或许还容易一些,因为【硅山】的建设时间也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打下了基础,搭上了【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顺风车。

  但问题是,如今灵气复苏的范围向东扩张,德克萨斯州同样开始闹鬼,奥斯汀的硅山眼看着也要跟硅谷一样了。这些计算机产业的高科技公司只能进一步东迁到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跟迪士尼乐园作伴。

  可是,奥兰多那边的气候环境,虽然确实是很宜居,但基础设施却比奥斯汀的硅山差得多。

  如果要承接硅谷的那么多公司,奥兰多那边就非得大兴土木一番方可——交通、住宅、供水、供电、网络,都需要大大加强。而以美国目前的基建能力和工业水平……哎,天晓得要建设上多少年啊?

  在此之前,硅谷的大公司只能继续在老地方运营和研发——反正总裁和高管们都搬出去了……”

  ——在历史的车轮滚动到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之际,美国工业能力已经衰落到了一个非常可悲的程度,而席卷全球的“科罗娜”疫情,又给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美国工业体系补上了致命一击。

  虽然工厂和实验室还在,电脑里存着的数据依旧完好,但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却已经断代了。

  要知道,从本质上来说,工业能力并不是什么可以摆在仓库里的物品,而是人们头脑中的知识。

  这些知识并不是简单地存在计算机里或纸质文档上,而是分散保存在众多相关产业工程师的脑海里。

  举例来说,熟练的土木建筑行家,看一眼墙壁就知道大概需要几方砂石水泥,敲敲钢筋就知道供货商有没有以次充好;而那些拿着图纸还得翻教科书的菜鸟和外行人,就算整天坐在工地里也看不出猫腻来。

  所以,即使已经完整地封存了知识和数据,也需要一整个产业以及配套的熟练人员,才能去启用它。

  ——相关产业的规模有多大,相应工业能力的知识承载能力就有多强,反之亦然。

  如果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从零开始,那么就算转移给你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你也根本没法运转它!

第212章、再次出发!美国中部公路旅行!

  然后,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从1980年代开始全面退化与转移,至今足足有40年了。

  这40年岁月过去,整整一代工业人才,已经基本随风消逝。

  ——在资本的异化下,头脑最好的那一批美国年轻人都去搞金融了,享受沙滩美女大游艇,躺着晒太阳数钞票……谁愿意去闹哄哄的工厂里,呼吸着损害健康的糟糕空气,做那些没几个钱的脏活累活?

  随着“去工业化”的不断蔓延,美国工业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四十年的“脑萎缩”。等到残留的最后一点肌肉记忆,也随着冷战后期最后那一代产业工人和工程师的去世而逐渐消失,就该基本完犊子了。

  就以美国海军最新型的“福特号”航母为例,按说这世上要论造航母的本事,没有谁能比得上美国了。

  但最新下水的福特号航母,却不仅在新研发的电磁弹射系统上问题百出,就连原有的成熟技术都搞出一大堆故障,并且越修越破……

  可见美国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真是断代了——这还是重点保障的海军工厂!

  同理,波音公司的飞机质量越来越差,乃至于事故频发,也是因为冷战时期的老人退休后,新招募的技术工人素质普遍低下,甚至有嗑药上工的毒虫工人,连螺丝都不会拧,直接拿锤子敲进去的悲剧,

  而今年爆发的“科罗娜”瘟疫,对那些体弱老人的大肆收割,更是恰好对美国早已老龄化的工程师和技工队伍,进行了堪比割韭菜的毁灭性打击——谁让这些人身上基础病多,又普遍没几个钱呢?

  时至今日,美国工业体系已经变成了这么一副模样——坐办公室做PPT,把科学原理说得头头是道的“尖端人才”,可谓是满坑满谷,但真正闻着胶水味儿拧螺丝的一线技工骨干,却打着灯笼也难找。

  哪怕想要返聘退休老人都做不到,因为这些老人要么瘟死了,要么病得失去劳动能力。剩下那些暂时还健康的幸运儿,看着同龄人成片扑街,又听说国家让医院对他们搞强制安乐死……哪里还敢回厂啊?

  同理,如今国内搞装修时,也是会画一手漂亮设计图的人到处都有,靠谱的水电工和木工却不好找。

  没办法,只要人类还在用劳动来区分阶层差异,那么一定会推崇坐办公室的轻松工作,喜欢有钱有闲的贵族运动,鄙视真正产生社会价值的实践劳作,热衷于小资情调,拒绝深入生产第一线……

  欧美西方社会虽然没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但实际操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大家都喜欢坐办公室摸鱼,而不肯下车间,除非能给很高的收入——可老板是决计不干的。

  哪怕是看似高大上的芯片产业,各级员工的收入水平,也是连互联网公司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最终的结果就是,目前美国工业科技体系之中,尖端先进的那部分,确实是很尖端很先进,但却严重脱离实际。

  办公室里那些天才们脑子里想出来的东西很好很强大,但到了要落地的阶段,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根本成不了现实。

  ——你的图纸画得再好,机器设备再先进,没有一群熟练工人制造出来,又有个屁用?

  这也是特斯拉电车为什么起初一直难产,最后把生产任务外包到了中国,才得以大规模进入市场。

  美国的工业生产,如今是这样一副上下脱节的情况,而美国的建筑行业,其实也差不多。

  ——都是坐办公室的人太多,而在一线工地上挥汗如雨的人太少。

  即使有年轻人捏着鼻子勉强下了工地,多半也都是打着干几年就跳槽的主意。

  至于那些不得不在工地长期做下去的人,基本上都是躺平摆烂、能混一天算一天的心态,没有多少人愿意潜心下去专研技艺,把工作做好:干活干得再卖力又有啥用?让老板换新车再多睡几个嫩模吗?

  日本那个“米饭仙人”的店都破产被收购了,自己从小老板降级为打工人,可见钻研手艺没前途啊。

  因为光靠心灵鸡汤和画大饼,如今已经没办法让各位“断舍离”的三和大神们,继续奋斗不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