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接手西凉铁骑开始 第127章

作者:起个笔名真难

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没能得到它,自己雕刻了数块‘寿命宝’聊以自慰,当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后和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把这传国玉玺给带回来的时候,天知道李世民高兴成了什么样。

北宋末年,宋徽宗有意想淡化传国玉玺的地位,增刻了十方印玺,反被人讥讽画蛇添足。

这块传国玉玺,如今被李暹捧在手上,还是真品,李暹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他并非觉得获得了传国玉玺就能够称帝,就是受命于天,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么重要的东西,就得传下去,别给弄丢了。

这玩意如果弄丢了,历史的责任,他付不起。

起初这玩意在袁术的手上,又或是他听到谁又获得了这玩意的时候,没什么感觉。

可当他真的捧起了这传国玉玺,放谁手上他都不放心,只能留在自己这才安心。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好......好一个传国玉玺。”

李暹大笑一声,轻轻的抚摸着这方玉玺,眼中光芒闪烁。

“许褚,派人去将郭嘉喊来。”

他虽然已经感觉这就是真品,可他的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他需要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来为他鉴定一下,以安他躁动不安的心。

天知道,两世为人的他,有多长时间没有过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了。

他现在开始有些理解袁术得到这方玉玺之时的心境了,或许他和袁术激动的原因不一样,但心情是一样的。

连他这个穿越者在捧起这块‘石头’的时候,心中的心情都复杂至极,更何况是这些受到时代局限的古人了。

他现在可以肯定,这方传国玉玺,真的有令人为之癫狂的魔力。

“还真是个好东西啊,或许只有不懂它价值的人,才能以平常心来面对它吧。”

李暹轻轻的抚摸着这方玉玺,由衷的发出了一声感慨。

这块石头,说是华夏数千年遗留下来的瑰宝之中,份量最重的一个也不为过,能跟它相提并论的,或许也只有代表九州的禹王九鼎了吧。

捧着它,还真能感受到这天下的份量。

看着手捧玉玺,激动之情难以掩饰的李暹,袁术凄然一笑,笑声中满是沧桑。

“看来,为此物癫狂的也不止我袁术一人,也是,天下间,又有谁能够在此物面前守住心智呢。”

袁术言语之中满是讥讽,嘲笑,是在嘲笑李暹,也是在嘲笑他自己。

李暹不以为意,大笑道:“我是为止癫狂没错,但我与你却不一样。”

也不管袁术能不能听的懂,他也懒得去跟袁术解释,说罢,便让人将袁术带了下去。

他所激动的,不是传国玉玺代表的所谓的正统地位,也不是它所代表的权势,他激动的仅仅只是这玉玺的本身。

它对这片土地的意义,它对后人的意义,远不是短短几句话能够解释的清楚的。

这样一件意义深远的物件,除了拿来当做印玺用以外,更应该当做国宝,流传下去,而不是遗失。

哪怕只是把它静静的摆在博物馆里,它也能让后世之人清晰的感受到两千年前的文化与传承。

这样一件宝物,早已远超它本身的价值,它对于李暹这个后世之人来说,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文化的传承。

传国玉玺在李暹的眼中,看到的不是一个代表权利的信物,他看到的,是璀璨的华夏文明,这不是袁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看的到,能够感受的到的。

本章完

传国玉玺再次出现,无论是最先得到的孙坚也好,还是之后的袁术也罢,都找人鉴定过此物,即便是李暹又找了郭嘉来细细观摩了一番,得出的结论依旧是,是真货。

后世早已不知所踪,甚至有可能毁在了蒙元手上的传国玉玺,如今落到了李暹的手上,又怎能令他不激动万分。

蒙元时期,权相伯颜曾命人将蒙元收缴的各国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们刻制私人印章,有一种说法就是传国玉玺可能也在其中遭遇不测。

如今此物既然落到了他李暹的手上,只要他李暹活着一天,谁要是升起染指传国玉玺,把传国玉玺磨平雕刻私人印章的念头,即便这个人是当今的皇帝刘协,李暹恐怕也会把他给削平了。

破了寿春后,豫、徐、扬三州,曾经属于袁术的郡县,纷纷送上了降书。

此番征讨袁术,前前后后从袁术的兵马中总共整编出了十一万大军,李暹将这十一万新军分成了两部分,任命吕岱为扬威将军,领五万兵马驻守下邳,负责徐州四郡和扬州的防务。

任命谢石为扬武将军,领六万兵马驻守南阳,南防刘表的同时,若是扬州起了什么变故,也可以策应吕岱,协助吕岱协防曹操和孙策。

把两个帅才留在了此地,也是迫不得已,他现在的地盘有些尴尬呢,南有孙策,北上可威胁扬州,刘表北上可威胁豫州,北有曹操南下可攻徐州,攻南阳可切断关中与豫、扬、徐三州的联系。

曹操的威胁虽大,却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他曹阿瞒敢南下,李暹就敢出汜水关,直取许昌。

曹操夺南阳是能断了李暹与西境的联系,但他只要敢打南阳,李暹就敢打他许昌。

有汜水关在手,只要他曹操一日无法与李暹抗衡,那他在李暹的面前就永远是鱼肉。

曹操如今和李暹之间的关系,只能说是互相威胁,李暹关中出兵,走汜水关可攻许昌,谢石北上,依旧可以攻取许昌,吕岱西可攻兖州,被可攻青州。

曹操对于李暹来说虽然是个心腹大患,但李暹对曹操何尝又不是心腹大患。

李暹丢了南阳,无非就是断了与西境的联系,但曹操的老巢许昌,又何尝不是暴露在李暹的铁蹄之下,双方倒是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衡之中。

只要不是天下形势有很大的变化,曹操没有可能来捅这个马蜂窝,李暹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跟曹操死磕。

当然,若是双方其中有一个陷入了困境,成了落水狗,那彼此还是会很亲切的乘机上去补上那最致命的一刀。

相对而言,如今对李暹最有威胁的,反倒是江东的孙策和荆州的刘表。

孙策如果平定了江东和山越,下一步除了打着报父仇的旗号攻打荆州以外,也不是没有可能挥军北上攻打扬州的可能。

刘表嘛,如今宛城和南阳都还在李暹的手上,李暹显然也没有还给刘表的打算,两人之间也不是没有打起来的可能。

解决了豫、徐、扬三州的防务之事后,李暹便令徐晃率领麾下从并州调来的五万兵马先行赶回并州,他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七万大军,班师回朝。

班师回朝的路上,除了一辆押解袁术的囚车以外,并没有什么大量的财物,豫、扬两州被袁术剥削的太严重,此番所缴的财物除去一些给将士的赏赐,全都留了下来,用作恢复豫、扬两州民生。

寿春的皇宫却留了下来,并没有拆除,既然已经是建成的宫殿,拆了反倒是不美,就留着日后作为行宫和给后世子孙留一些古建筑好了。

大军渡过颖水,一路向西,心情大好的李暹弃了战马,该做马车,惬意的看着沿途的风景。

可和李暹同坐与一辆马车上的某些人,心情可就没那么好了。

刘备老脸黑如锅底,如丧考妣,望着对面眯着眼睛哼着不知名小曲的李暹,终于鼓足勇气,开口道:“离开新野的这段时间,新野怕是积攒了不少杂事等着备回去处理。”

“备此番就......不同大哥一起去长安了吧,待备忙完新野的事务后,定亲自去长安拜见大哥。”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备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一方面是想跟李暹回长安,拜见天子,领取他应得的封赏,从此出人头地,哪怕只是一个闲职,一个虚名,也足以令他出人头地,一飞冲天。

可另一方面,又本能的觉得此番随李暹入长安,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

如果徐庶还在身边,他倒是可以询问一下徐庶的意见。

可徐庶自从别了他以后就下落不明,也不知李暹把徐庶给弄哪去了,现在也只能由他刘备自己做决定了。

回新野?李暹愣了愣,哥,想什么呢,是你自己主动跑到劳资面前转悠的,你觉得这新野你还回得去?

李暹收回了望向窗外的目光,笑道:“这说的是哪里的话,你把大哥我当成什么人了。”

“你都说是杂事了,既是杂事,那就先放着好了。”

“况且那新野不过是一县之地,能有什么事务需要劳烦老弟你亲自回去处理的?”

“恕愚兄直言,有什么事情能够比去长安面见陛下更重要?”

“你可是此战的大功臣,理当随我一起返回长安,面见陛下,由陛下论功行赏。”

“若是袁术未灭,老弟你走也就走了,可现在你走了,别人会如何看待你大哥我?”

“天下人只会认为你大哥我心胸狭隘,平叛讨逆的时候,要老弟你去冲锋陷阵,出生入死。”

“等到袁贼已灭,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却把老弟你这个大功臣赶回了新野,这要天下人如何看待你大哥我,你现在要是走了,可就真的陷大哥我于不义的境地了。”

“况且老弟你又是汉室宗亲,难道就不想见一见当今的陛下?”

“你大哥我出长安之时,陛下就曾经对我说过,如果我有机会见到他的那位仁义之名传遍天下的皇叔之时,一定要想办法带回去给他见上一见。”

“所以啊,老弟你就安心的随我回长安,待到封赏之后,再返回新野也不迟。”

“以老弟的功劳,怕是到时候都不用回新野了,怕是会有一个更加远大的前程。”

“说不得到了那时,你大哥我还日后都得指望老弟你的帮扶呢。”

本章完

如果刘备老老实实呆在新野,不出来蹦跶,或许还能多苟一段时间,一不小心说不定或许还真能碰到个什么起飞的机遇。

可他不仅仅出来蹦跶,还跑到劳资的面前上蹿下跳,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想回新野。

这新野你要是能活着回去,劳资把头砍下来给你当球踢。

李暹心中冷笑,如今刘关张这三个哥们,张飞和关羽谁想离开都可以,谁想回新野都可以,但他刘备不行。

刘备今天只要敢走,哪怕付出一点名声为代价,他也会派人办成山贼截杀他。

当今这乱世,突然出现一股人数数万,各个都骑着北地良驹,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山贼,也说得过去。

谁规定山贼不能有好马,谁规定山贼就得穷,就得装备差了。

数万这样装备精良的山贼截杀,就算关羽和张飞再怎么勇,也得死吧。

说不得这些山贼之中的一些头头,武力值也不下于关羽张飞呢?

乱世嘛,人才辈出很正常,山贼之中出现那么一两个能跟关张二人单挑数百回合不分胜负的头目,别人怎么认为不知道,但李暹觉得这很正常。

这年头,世道太乱,李暹好不容易遇到个聊得来的兄弟,李暹可不想自己这位老弟遇到什么危险,还是让他跟在自己身边才放心一些。

否则回新野的这一路上,凶险重重,刘备身边毕竟只有那么五百来人,谁知道这位老弟路上会不会被突然跳出来的贼人给杀了。

之所以坚持带刘备回长安,并不是李暹想要对刘备做什么,只是单纯的为了刘备好,为了刘备的安全着想,至少李暹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大哥这说的是哪里的话,此番征讨袁术,备虽有些微薄的功劳,但此番能够剿灭袁贼,大哥当居首功。”

刘备诚惶诚恐的道:“若是没有大哥十数万兵马在备的身后给备撑腰,仅凭着备麾下这五百兵马,别说是汝南了,恐怕备还未进入豫州的境内,就会被郭贡这等逆贼所害。”

“备能取下汝南和下蔡,皆是侥幸,当不得大哥如此称赞。”

“不过大哥说的也有些道理,备身为汉室宗亲,理当前往长安拜见陛下。”

“备便随大哥前去长安好了,不过备既身为新野县令,新野内的事务也不能不管。”

“恳请大哥让我那二弟关羽先行一步回新野,让他回去暂代备处理好新野积攒下来的政务。”

“顺便,让我那二弟也将备的家小接来长安,不知大哥以为如何?”

李暹连刘协都搬了出来,刘备还能说什么呢,这长安他也只能去了。

况且一直以来,他这个所谓的大汉皇叔,也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在那到处说,如果能够去长安,得到刘协的认可,哪怕只是口头上的认可,那他也将成为真正的汉室宗亲,再也没有什么人能拿他的身份来说事。

只要刘协亲口认下他这位皇叔,以后还有谁能说他刘备是冒充的?

此去长安凶险重重,但同样也是一个天大的机遇,新野他是想回去,但长安他也想去。

如果他真的回到了新野,哪怕李暹顾忌着名声,愿意给他封赏,但估计也是一些把他封到什么兖州啊,冀州啊,又或是干脆给他封一个什么荆州牧,要他去跟刘表撕咬。

与其如此,还不如去长安走一趟。

刘备对去往长安本就有些意动,既然李暹已经说的如此坚决了,那他干脆就顺势答应下来好了。

但却不能全去,如果他们兄弟三人都去了长安,恐怕此番就真的危险了。

现在只能想办法让一个人回新野去,让他去请卧龙岗的诸葛亮出山,自己去了长安以后,再见机行事好了。

思来想去,在关羽和张飞两人中选一个回新野,也只能是关羽,让张飞那莽夫回去,只会误事。

“老弟说的也有些道理,那老弟就安排一下,让你那二弟回去好了。”

李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刘备心中打着什么算盘,只要不是傻子,多少都能猜出一些。

什么接家小去长安,他李暹要是真的信了这话,真的这么天真的话,也走不到今日了。

不过这些对于李暹来说,无所谓,他在意的,也只有刘备罢了,至于刘备的家小。

弄死了刘备,想要得到他的家小,想要把那甘夫人弄到手上,还不是轻而易举只是。

只要给他的那位老情人蔡夫人写封书信,要来刘备的家小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没了刘备,刘表不会再怎么管刘备的家小,以蔡家在荆襄的影响力,以蔡夫人在刘表面前的影响力,以李暹和蔡夫人之间的关系。

只要没了刘备,甘夫人在新野,与在长安,有区别吗?

关羽走也就走了,关羽虽然武力值爆表,但不过只一个高傲的武夫罢了,这种人,如果是在李暹刚穿越来的那会,确实是一个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