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卫青,真不是姐控 第132章

作者:豆蔻

  如此庞大的势力,所带来的是潜在威胁是不容忽视的,卫青所计划的,就是通过战争消耗掉部分东瓯百姓中那些具有反抗精神,并敢于像闽越军复仇的人。

  汉朝要的是那些唯唯诺诺,胆小听话的东瓯百姓,只要给他们饭吃,就肯干活,只要给他们一点小恩小惠,就愿意为汉朝赴汤蹈火,只要再给他们一点尊严,就肯为汉朝流尽最后一滴血。

  至于那些敢于反抗的勇士们,卫青很尊重他们,而表达尊敬的最佳手段,就是送他们去死!

  “围堵闽越军的退路,已经跟羽林军做过详细的规划,在这里就不再详提了。在闽越军补给被断的情况下,闽越国必然会派兵援救,这也就是闽越国内最空虚的时候。”

  卫青说着又取来代表李当户的旗帜,插在了闽越国的几大良仓上:“到时候李当户,你带着扈从乘坐两架战船,直接进入闽越境内,目标是这些粮仓和良田!记住我不需要你杀多少闽越人,我要的是你把这几大闽越粮食全都一把火烧光!”

  李当户连点头领命,扈从是羽林军的扈从,以及陈须的那百名扈从,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这种特殊任务,如果交给普通的会稽郡悍卒来的话,可能到时候会慌了手脚,但这些扈从身经百战,见识的多了,跟北边的匈奴骑兵谈笑风生,又怎么可能会惧怕区区越人?

  卫青看了一圈,最后语重心长的警告说:“闽越国虽无法与汉朝相比,但终究是百万人口的大国,凭借会稽郡的这些兵力,还远远不够。通过东瓯国消耗闽越军主力是一策,烧毁闽越国储备粮,使闽越国内部陷入动乱,又是一策。

  但这些计策只能重伤它,想要打死,还得靠正面出兵!我已经派人去丹阳郡调兵,到时候两边兵和一处,又恰好是秋收之后,天气凉爽,正合适与闽越国决战!”

  羽林军成员听后,收敛了脸色磨刀霍霍期待的表情,他们知道卫青警告的是谁。自从跟了卫青之后,这三年来顺风顺水,几乎没有栽过跟头,人未免就会有些飘了,这是兵家大忌。

  再说司马汪成,已经不敢再抬头跟卫青对视,他现在才知道,当初卫青凭什么一战封侯,凭什么能让匈奴折戟沉沙,这一条条计策连环,先不说能否实施,单凭一个“狠”字,就胜过他人太多。

  不是纨绔子弟的争强斗狠,是对生命的漠视,仿佛那些东瓯百姓的命,在他的眼力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

  “司马汪成,可有难处?”

  听到卫青的询问,汪成都没过脑子就回答说:“卫中郎,没有难处!”

  开玩笑呢,于心不忍归于人心不忍,这军功还是要恰的。

  卫青的计划一但成功,东瓯国名存实亡,土地还是百姓,都要归于汉朝这就是大功一件。除此之外闽越军在东瓯国境内主力全灭,闽越国元气大伤,就算拿不下闽越国,未来二十年内,也休想再有任何动作。

  这一战功劳之盛,卫青只要手指缝稍微漏点,就够他汪成加官进爵了,面对官爵的诱惑,就算真有仁心也早拿去喂狗了。

  “仁心”能值几级爵位?

  卫青听后很满意,拍了拍汪成的肩膀以示鼓励:“此战若成,司马当记大功一件!”

  汪成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礼起誓道:“末将万死不辞!”

  “好,诸位各自回去准备,五日后出兵!”

  “诺!”

  “诺!”

  “诺!”

  羽林军离开,林仲走过来说:“家主,既然计划订好了,那是不是该见南越的那些使者了?”

  “晾了两月,是该见见了,先把赵佗的使者叫来。”

  两个月前南越王赵佗就派来使者,赵佗的孙子赵昧也派来使者,除了赵家外,还有吕嘉的使节也到了。

  吕嘉原本是西瓯的酋长,当时赵佗建立南越国后,因为要笼络当地的土著,就是就把吕嘉从地方调任到中央,并且任命为丞相。

  吕嘉虽说是越人,但却学习汉人文化,并且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越人跟汉人的融合,前些年南越国流行起中甘蔗,中间受到些波折,就是吕嘉在阻挠。

  他认为耕地是国之根本,绝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就将命根子放在他人的手里。当时赵昧几乎被他说动了,然而...没办法,汉人收购甘蔗的价钱,实在是太高了...

  卫青记忆中,汉武帝收服南越的过程中,就是受到吕嘉的阻挠,无奈才只好采用武力收复。

  当时赵佗病逝,导致大权旁落吕嘉之手,南越国如果内属,就得比照汉朝的诸侯国,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赵兴或许还可以照旧做他的王。但丞相、中尉等官员,就要由中央政府委派,这样,吕嘉和他的宗族、亲戚地位难保。

  说到底能做土皇帝,谁有愿意做个傀儡?同样的,如果不是被逼到绝路上,东瓯王也不愿意内属的原因。

  起初是长安天子下诏,命令南越国出兵攻打闽越国,协助羽林中郎将解东瓯国之困。

  南越国自然不肯,换做以往的话随便找个理由就搪塞过去了,但随后半年来的情况一波三折,导致南越王不得不派使节入长安。

  最开始只有南越王派人去了长安,面见了太子刘彻,天子以闽越国之事,由卫青全权负责,让南越王去找卫青谈,于是这才派人来会稽郡。

  来了两个月,连卫青的面都见到,但计划有变,只好将把消息传回去后,又派了第二批人来,而且这次是三波人,结果都是被继续被晾,一直晾到了今天。

  剿灭闽越国,卫青打算将南越国也拉进来,除了南越国挨着闽越国,正好可以两边夹击外,最重要的是打算借此机会,把南越国的事情也解决了,至少也得逼迫赵昧携子入朝为质。

  只要平定了东瓯、南越,闽越三国,百越之地几乎全都并入汉朝,解决了南方之患,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北方的匈奴身上!

  下午赵佗的使节被带进羽林军营内,这位使节是赵佗亲信的孙子,祖上也是中原地区的人。跟赵佗同辈的人,早都老死了。即便是亲信的孙子,也已经白发苍苍,年过六十。

  “南越王使节赵觅,拜见卫中郎”

  赵觅是代表南越王,如果不是情况特殊,再加上是刘彻那边拍板的,卫青根本不会见,避嫌!

  不过卫青却不领情,轻“哼”了一声,皮笑肉不笑的说:“南越武帝的使节,也会跟我一个羽林中郎将行礼吗?”

  赵佗早些年跟汉朝中央对立,自称“南越武帝”,后面即便像汉朝称臣,可在南越国内依旧使用者皇帝的名号,也就是说在南越人依旧称呼赵佗为“南越武帝”。

  赵觅听到卫青提起南越武帝后,立刻躬身再次行礼,用谦卑的语气说:“卫中郎何出此言,南越国自从景帝起,便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如其他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天子的命令。从此再无南越武帝,只有汉朝的南越王。”

  也就是赵佗没两年能活了,否则卫青还真打算会会这位传奇南越王,看看他到底哪来的底气自称为帝!

  挤兑完了,卫青这才让扈从给赵觅搬把椅子来,这些椅子都是羽林军来后打造的,赵觅没见过,第一次坐似乎有些紧张。

  卫青大致能猜到赵佗为什么派使节来,因为赵佗死了,大权即将落到吕嘉手里,作为南越国的建国者,他自然得给子孙们留条退路。

  大权旁落赵佗不愿意,但归属汉朝后,不也是大权旁落吗?因此赵佗两边为难,这时候卫青又横空出世,加速了南越国内部矛盾的计划,因此赵佗必须在临死之前,想个办法解决,至少也得做出决断来。

  “这样最好,南越王确实比南越武帝好听些,至少顺耳。说吧,南越王派你来,所谓何事?”

第十九章:南越国进退两难

  南越王使节赵觅说:“卫中郎,南越王派我来,想跟您商议,南越国出兵攻打闽越国之事。”

  “攻打闽越国?说来也奇怪,为何南越国迟迟没有动静,难道是南越王有什么难处?如果有难处的话,我到也不做勉强。”

  卫青表面上说的不在意,不勉强,实际上早在出发来会稽郡的时候,就开始给南越国下套,如今小半年过去了,只要赵佗意识还清醒的话,就肯定发现了。

  自二月份开始,汉朝的商队在南越国就开始收购大量的土特产,其中自然包括粮食水稻。南越国是种水稻的,赵佗和首批南迁的中原官民,把中原耕牛犁田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技术传播到南越,极大的促进了那边农耕业的发展。

  在汉朝的商队收购粮食的同时,还有其他商队也在收购土特产,同时又在卖粮食给南越人,卖粮食的价格,比收购的要便宜的多。

  也就是说南越国,只需要从一直商队哪里买来粮食,再倒卖给另一只商队,就能从中赚取差价。

  这种买卖进行了一段时间,汉朝的商会放出了风声,说收购的粮食很多了,所以收购的价格开始往下调,而卖粮食的商队则说带来的粮食卖完了,要再会中原采购一波,再运过来卖。

  于是南越国的百姓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就拿自己的存粮,提前卖给收购的商队,然后等汉朝的商队将中原的粮食运过来卖时再买。

  果然汉朝的商队如约又带来了第二批粮食,价格比原来的价格贵了些,而收购的价格,比原来便宜了些,但总的来说还有的赚,这下南越国的百姓放下了心里的担忧。

  在卖粮的商队离开后,更多的南越百姓又拿出存粮来卖。

  这样持续了数个月,南越百姓逐渐发现,粮食卖的价格,甚至比买的还要低,现在行情变了。这种赔本的买卖,自然没有人愿意做。

  问题出现了,这小半年来,商队收购的粮食越来越多,从中原运来卖的粮食越来越少。导致原本还有些存粮的百姓,为了赚钱将存粮卖掉了,这时候再想买回来,发现已经难以支付那昂贵的价格。

  事实是两支商队是一批人,后面商队卖的粮食,就是从南越百姓哪收购的粮食。

  好在即将秋收了,只要秋收就有粮了,也就没必要再从汉朝商队手中买。

  当南越百姓跟官员都这样想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因为大量的耕地种上了甘蔗,导致今年的收成比往年要少的多,如果没有中原地区的粮食,恐怕这个冬天要有人饿死了。

  已经聪明的南越百姓发现了问题,他们不顾上涨的粮食价格,将赚来的钱又拿去高价买粮,而那些愚昧的南越百姓,还没有发现,形式已经不容乐观。

  起初赵觅本不想接这苦差事的,只是形势所迫,赵佗的身体他是知道的,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都得两说,赵佗垮了,王室一脉注定要衰弱,他又依附在王室,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家人的未来,也得拼一把。

  之前在长安的时候,他听过卫青的名头,知道这位两年前是连列侯都敢杀的主儿。

  两年前傲慢轻狂,两年就能成熟多少了?这样的人年纪轻轻,又有军功在身,恨不得牛到天上去,所以打算高帽子不要钱的给卫青戴,直到卫青被捧晕了再说。

  谁知道到了会稽郡,迟迟见不到卫青,反而听到南越国的噩耗。

  当汉朝商队的粮食已经卖到天价后,南越国的勋贵们,就算再蠢也意识到问题了,知道这可能是汉朝的手段!

  好狠的手段,从高价收购甘蔗的时候,就埋下了祸种,到现在终于爆开了。

  如果这时候南越国据不出兵,那卫青必然会让商队断了南越国的粮食供给,同时请命天子,不允许商队将粮食卖给南越国。

  赵佗从最开始让赵觅委婉表达不出兵的意思,再到观望,最后到现在已经硬着头皮,探探卫青的口风,然后再商议如何解决眼下的局面。

  赵觅考虑了片刻后,恭敬的说:“回卫中郎,如今南越王又年事已高,王孙与大臣意见不和...”

  卫青粗暴的打断赵觅接下来要说的话,并丝毫没有给赵觅留任何颜面:“意见不和?南越王就算卧床不起,话还是能说的吧?再者我记得南越王死后,赵昧就应该继承王位吧?

  连自己的臣子都震慑不住,南越王一死,就不担心大臣夺权吗?要不我请天子给你们南越国派位丞相过去?”

  说的难听归难听,但都是大实话,赵觅没办法从根本上反驳,继续找理由解释说:“以往都是南越王掌权,王孙也是这两年才开始管理国中大小事物,老臣们也是担心王孙经验尚浅,有劝谏,也是为了查漏补缺。”

  关于汉朝派丞相之类的,赵觅想都不去想,吕嘉最多也就是豺狼,而汉朝则是饕!是会把整个南越国吞下去的。

  “经验尚浅?”卫青揶揄了句:“我记得王孙早就过了天命之年了,还经验尚浅?”

  赵昧是王孙,但跟韩嫣这种小鲜肉不同,称呼他老腊肠都是给他脸了。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装什么孙子!

  “打与不打,决策权在你们南越国。”说到这里卫青顿了几秒又继续说:“也罢,如果实在有难处,我也能理解。你回去替我带话给赵佗,如果朝廷派桂阳郡出兵攻打闽越国,还望南越国到时候放汉军过去。汉军到,粮食自然到!”

  原本攻打闽越国,朝廷方是没打算动用桂阳郡的军队,只让卫青调动会稽郡和丹阳郡的士兵。

  原因在于桂阳郡跟闽越国中间隔着南越国。如果桂阳郡出兵,南越国不让路,就得绕远路来会稽郡不合算。

  就算让开路了,派兵攻击闽越国,那桂阳郡内部空虚,如果南越国在这时候攻击南阳郡,又或者在桂阳郡的汉军借路攻打闽越国时,发兵联合闽越国攻打桂阳的汉军,很可能导致桂阳的汉军全民覆没。

  所以卫青借路这招,非但不高明,反而是大大的败笔,至少主动权就交给了南越国的手里了。

  赵觅听到卫青说借路,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询问了一边,在卫青亲口确认,就是想借路后,忙不时的应下来,表示立刻派人将消息传回南越国。

  在赵觅答应后,卫青这才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赵觅背后,用询问的语气说:“我听闻吕嘉宗族中,为长吏者七十余人,许多更是身居要职。吕嘉本人又是越人酋长,声望颇高,以赵昧的能力,在南越王死后,真的能驾驭的了他吗?”

  赵觅听出卫青话中意思,只是他不能在这时候说吕嘉的任何坏话,只能极力维护道:“卫中郎,吕相忠心耿耿,天地可鉴,王对他也极为信任,必不会负王孙。”

  “说的好,我也相信吕嘉一心为国,绝不可能背叛南越国!来人,送南越王使节回去,路上好生照顾。”卫青说着下逐客令,接下来还要见赵昧跟吕嘉的人。

  赵觅被林仲安排的人送走,林仲又回来道:“家主,安排好了,赵觅走的时候,恰好撞上吕嘉的人,俩人撞了个照面。”

  “做得不错,如果南越王真肯让路的话,那需要尽快请天子下诏了。”

  林仲笑着问:“家主,您不会打算让桂阳郡的汉军,住在南越国不走了吧。”

  “我常听闻南越国的越女肤白貌美,赵佗带去的中原人,都喜欢娶个越人做媳妇。我这不是为了桂阳郡的将士们着想。”

  借路打闽越国?

  需要吗?

  汉军进入南越国后,将帅水土不服,士兵只能原地驻军休整,等待将帅身体好转后,再继续行军东进。

  卫青剧本都写好了,就等看赵佗到底有没有老糊涂!

  “家主,吕嘉的话,您是如何打算的?”

  “吕嘉?这个人很聪明,如果他心甘情愿的成为汉人,我愿意保他去长安做官,日后再派南下教化越人,只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吕嘉的能力和眼光都有,尤其是大力推广汉文化方面,让卫青很满意,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在一国之主与汉朝官员之间,吕嘉没道理不选择前者,除非在他还没有完全掌权前,就彻底泯灭了这份可能。

  羽林军营内,赵觅和吕嘉的人撞了个正面,俩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一句话都没说,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觅派人怎么跟赵佗汇报,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吕嘉的使者是他的弟弟,吕嘉有三个弟弟,其中一位名叫吕汶被封为了封为将军,掌管南越国的部分军权。这位被派来的弟弟,叫吕狭,是吕嘉最小的弟弟,年龄不大,还不到三十。

  跟谦卑的赵觅不同,吕狭的态度更加的献媚,他见到卫青后,直接跪地行大礼。

  卫青让吕狭起来,也单刀直入的询问他的来意,吕嘉是支持出兵的攻打闽越国的,吕狭代表吕嘉而来,自然也是表达这种意思。

  吕嘉希望应朝廷之命,出兵攻打闽越国。赵佗已经快不行了,赵昧又懦弱无能,如果起兵攻打闽越国,带兵的自然是吕汶带兵。

  此战只要大胜而归,赵佗再死后,那吕嘉宗族在南越国的声望,直追王室,从此南越国大权旁落必成定局。

  那如果打输了呢?

  打输了也无妨,因为出征的时候,吕汶会将大量曾经从中原来的人也带上,利用战争将他们消耗掉,如此国内支持王室的力量会大大削弱,敌弱我自然强,可以说无论结果如何,吕嘉都是赢家。

  所谓唇亡齿寒,汉朝灭了闽越国,会不会像南越国动手,这不是现在吕嘉要考虑的问题。要知道现在的吕嘉还没有彻底掌权,距离历史上的那个与汉朝翻脸的吕嘉,中间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差!

  现在吕嘉要做的,是如何干掉国内第一,自己坐稳这个位置,等做到这点后,然后才会考虑抵抗汉朝的事儿。

  目前组织吕嘉出兵的是赵昧,赵昧不是猜到了吕嘉的别有用心,纯粹是赵昧不想打仗而已。

  没错赵昧既不像打仗,也不想得罪汉朝,他只想个安静的美男子,守着赵佗留下来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混吃等死,仅此而已!

  因此一想到要攻打闽越国,赵昧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打!

  打赢了要面对恐怖的汉朝,打输了还要考虑闽越国的报复,还不如躲在角落数蚂蚁,然后嘴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吕狭这次一来是表忠心,二来是希望卫青能给赵昧施压,迫使南越国出兵,为吕嘉创造机会。

  卫青听后表面上自然一口答应下来,再派人将吕狭送走,最后接见赵昧的使节。